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华文】散文--再唱黄四姐(散文)

时间:2020-01-18 00:15
  再唱黄四姐   东龙河水哗啦啦的响   东龙河畔有一个美丽姑娘   她的歌声传遍四面八方   她的美誉人人称赞      东龙河水哗啦啦的响   东龙河住着一个美丽姑娘   黄四姐哎,喊啥子吔   黄四姐的歌声四方传唱      东龙河水哗啦啦的响   我们再把黄四姐的歌儿唱   歌唱勤劳善良美丽勇敢   歌唱土家人的生活万年长      建始民歌《黄四姐》至今已传唱150多年,起源于建始县三里乡,是抗战时期“省立六高”所在地。   《黄四姐》民歌为群众喜闻乐见,自娱性很强,表演者为一男一女或二男二女,演唱时配以简单的舞蹈,以风趣诙谐的表演腔调和表演动作表现土家人对婚恋的开明态度。   建始高坪、三里、红岩是恩施州通往宜昌的门户,早在清雍正七年(1729年),高坪、三里和红岩就已出现市肆,商业一度繁荣。清末,一批汉帮客商每年春秋两季从宜昌、沙市、武汉等地来贩卖洋布、针线、丝帕、裹腿、头绳等商品,在施南府境内肩扛布匹,手摇铃鼓,走街串巷叫卖,或下乡赶场,深入到农家屋场兜售货物。   很早以前,三里老村寨子就居住着120多户黄氏家族。一天,来了个俊俏的外地货郎哥,黄氏众姐妹围住他要买针头线脑,货郎哥非常乐意,日后便隔三差五来寨子,慢慢与黄氏姐妹相熟。货郎哥时常打情骂俏挑逗黄氏姐妹,其中一个姑娘叫黄幺姑,在家中排行第四,长得漂亮水灵,货郎哥特别欢喜。一来二去,黄幺姑也对货郎哥产生了爱慕之情,不久,两人相爱结婚。   尔后,人们便把货郎哥送给黄幺姑定情物这一段编成喜花鼓《货郎哥》传唱。他们婚后得子办喜酒庆贺,前来贺喜的亲友又将《货郎哥》改编成《黄四姐》。丝帕子在恩施地区出现大约就在这一时期,这无疑为民间文艺提供了题材和灵感,也赋予《黄四姐》强烈的地域色彩和深厚的民族底蕴。   《喜花鼓》因生孩子“整酒贺喜时舞蹈狂欢”而得名。土家族人把人的出生看作头等大事,土家姑娘出嫁后生育儿女,双方家族皆大欢喜,定下“整酒贺喜”吉日隆重庆贺(又称“整祝米酒”)。“整酒贺喜”吉日夜,人们酒足饭饱后聚在一起,没那么多床铺睡觉,为了度过五更长夜,客人们便与族邻、妯娌们嘲弄嬉戏,拿着草帽、蒲扇,或在灶洞锅底摸一手黑锅烟灰,把孩子的外婆、舅母、姨妈抹成花脸,拉拉扯扯走到堂屋,又唱又跳打起花鼓子来。大家互相戏弄,边唱边舞,根据歌词内容和旋律节奏,轻松活泼地表演起来,在优美动听的歌声和欢笑声中迎来黎明曙光。   喜花鼓《黄四姐》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代代土家人千锤百炼地演唱,逐渐变成了“花鼓戏”,最终形成《黄四姐》、《闹五更》等30多首喜花鼓民歌,其中以生动、欢快、隽永的《黄四姐》最为优秀,成为逢宴必唱的歌曲。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