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白石墓访话

时间:2020-05-01 00:32
  用网络的话语来介绍白石墓“魏公村路路南有个居民小区,齐白石先生的墓就在小区入口,被一些低矮的松树和小灌木围起来,周围还有一圈铁栏杆。墓地是质朴无华,和他那水墨画卷一样。墓前的碑石是用花岗石镌刻的,字是篆体。这是齐白石生前亲自预备下的,上面写着‘湘潭齐白石墓’六个大字。旁边是他继室胡宝珠的墓。”   我通过实地考察不由得暗自赞叹曰:“嗯!的确如此。”      一   站在白石墓前,我非但没有心潮澎湃,反而平静了许多。与喧闹的街区相对应的静谧的角落,似乎是让心休息的地方。远离尘世的羁绊,换得内心的片刻平静与安宁,这或许正是我用来逃避尘世一切烦恼的理想殿堂。松树、灌木、铁栏杆形成一道屏障将墓地与街区分隔,这似乎封闭了的“世界”所享有的片刻安宁却不时被急驰而过的汽车打破,好像在提示我——外面的充斥着喧嚣与狂躁的世界才是我的世界,而这个平和的角落并不真的属于我。在这块儿安静的角落,我仅仅是个过客,而我体会到的那种令人肃穆的平静与安宁永远来自于死者的馈赠,而他却是生者的“图腾”。   有人曾为白石墓安放的位置愤愤不平,认为如此草率的对待一位国宝级的艺术家。将陵寝安放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噪音并不十分整洁的街区里,这简直是对大师的侮辱。然而,能称其为大师的人毕竟在看待某些问题上要高于尘世间的凡夫俗子们。活人的世界与死人的世界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与那个冰冷的死人世界相比,人间多少还存有脉脉的温情。在这个方寸之地,相信白石老人即使在九泉之下也能拾得人间烟火,品味尘世的芸芸众生;也正是这不变的方寸之地,时刻见证着历史的兴衰变革与时代的相互交替。我想白石老人长眠于此也必定会“含笑九泉”了。      二   站在白石墓前,我的脑海中浮现这样一幅奇怪的画面——日薄西山,魔鬼梅菲斯特正在拼命的挖掘一座坟墓;与之相对的是一位拄着拐杖年逾古稀的老者站在墓前,他微闭着着红肿的双眼似乎在聆听着什么,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随即他说出了那句“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便应声倒在了墓穴中。尽管我不想把白石先生同某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相联系,但不可否认他们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内在关系。白石先生学过木工、做过雕刻、当过学徒……诗、书、画、印无所不通,晚年仍致力于“衰年变法”。可以说他的一生是在不断的追求与自我超越中进行的,他的目光并不局限在眼前,而是寻求艺术上的突破与创新。可以肯定正是白石先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才使得我国在世界美术史的殿堂中又多了一颗绚丽的奇葩。   1954年,白石先生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亲笔书写毛泽东开幕词中的8个字:“老老实实,勤勤恳恳。”而这八个字也正好是白石先生一生的写照。他始终以“匠人”自居,并且深入简出,事事从简。他也曾以“绝后空前释阿长,一生得力隐清湘。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自谦。在此我仿佛看到了消失已久的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习气。而在他的画作中这点体现的最为明显,他的画既具书卷气息又增添情趣,利用巧妙的形象来表达诗意,并且张弛有度、拿捏自如让人看后赏心悦目、宠辱皆忘。正如毕加索对白石先生的评价“东方一位了不起的画家!”   可见,支撑白石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拼搏进取的精神内核来源于西方的“浮士德精神”而从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技法上看,白石先生又是绝对的中国化的。所以,在白石先生身上所体现更多的是犹如“中西合璧”般的宽厚与包容。可见,白石先生真是集百家于一身,开一代之先河!      三   站在白石墓前,我的心不再波澜不惊,而是掀起阵阵涟漪,泪水从我眼中潸然而下。一句戏言突然涌上心头“这个小盒才是你永远的家。”(赵本山语)尽管,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已故了的伟大的重要的画家,但他不过长眠于此,而像我一样挣扎在尘世间的平凡的人们最终的归宿不过就是一个小盒罢了。尘世仅仅是人生的过场戏,而真正的人生是从“小盒”开始的。在尘世中你、我、他只是个路人,而在“小盒”中我们将会“不朽”。像齐白石这样伟大的艺术家在尘世中真正的“活”过,死亡对他来说只是新的开始,他的作品是他生命的延续,而他的墓仅仅证明他曾存在于尘世中。而相比较而言那些没有在尘世中“活”过的人,只能奢望上帝的拯救,并不断质疑这个上帝是否真的存在过。   而换一种角度看,我也许不会那么悲观失望。抛开齐白石的艺术成就,就其本质而言他也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他也遵循着人类生老病死的必然规律。然而,从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上看,偶像崇拜这一传统一直延用至今,在艺术上取得辉煌成就的齐白石当然可以称其为偶像了,正是有了这面旗帜才能够激励年轻人不断的努力与超越,从而推动其发展。所以,伟人或者称之为大师其实不足为奇,他是导航的明灯,而方向盘需自己把握,既然已经知道结果了为什么不好好享受过程,整天愁眉不展还不如快些升入“天堂”。毕竟“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嘛!用心的努力追求并懂得珍惜,要比过早的自卑绝望更有意义。   人们都希望自己成为伟人,正像郭沫若给齐白石写的挽联“百岁老人永始百花齐放;万年不朽赢得万口同声”现在一看,真可谓豪言壮语,不过安在齐白石身上一点都不足为过,不过,我再加上一句或许更有意义——其人虽已随风消逝,这个名字永垂不朽!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