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檀香】每一种邂逅都是一次感动(随笔)

时间:2020-05-26 00:35
  一、文友情      一十六年无人问,山水踏破寻觅处。   知己遥握一片心,携手同梦助春苏。   ——濮云《赠迟诚》      最近听迟诚劝告,写的文章少了,一头扎进书丛当中,为自己汲取一些文学养分。在这空闲阶段,唯独这篇文章一直埋藏心中,不吐不快。灵感这东西是微妙的,可能是在睡眼惺忪之时忽然到来,也可能是在忙碌之际悄然而去,灵感如同机遇,来时若不抓紧,走了,就很难再找回。   “人间因为有情,世界变得美丽;朋友因为相惜,友谊方能长久。”世界上的言语总是美丽的像一朵绽开的玫瑰,细细看着是一种美,放在自己身上又是别样之美,这种美是有灵魂的,因为它靠近心灵,纯洁而真切。“缘分”一词本是佛家用语,不知什么时候已在人们口头上和内心深处根深蒂固,渐渐融入生活,投进情感,摆在心间。有时候我们也把缘分称为天意,但无论怎么称呼,总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是一次偶然的惊喜和震撼,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希望。   写作多年,孤军奋战,缺少文学上的知音,使我常常陷入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和痛苦之中。纠结在文字边缘,沉默在诗句周遭,反复吟唱,无人问津。经过多年风霜洗礼,屡败屡战,已能略知文学知识一二,但还稚嫩的自惭形秽。这已是十六年后的某一天了,我开始在江山文学发文,承蒙檀香社长错爱,做了编辑,又做总编,并在这期间认识了迟诚。   她是一个心思缜密,又有才华的大姐,古今中外名著所知所看甚广,知识面及宽。据她所说,早期就关注过我的小说和博客,未曾料想竟能在江山相遇相识,可见缘分真是神奇。有共同语言、相同爱好,自然一见如故,所谈甚欢。      她因为工作之便,有充裕的读书时间,读完总要推荐我看,并坚持写文章,一来是自己喜欢文学;二来是为了孩子能够受到熏陶。她常说我是有文学天赋的,只是缺少一个好导师,缺乏广泛的阅读,于是一次寄给我十七本书,希望我通过对名著的大量阅读,拓展自己的写作空间,从中取长补短,扩充思维。   我的文章在发布或者发表之前,总要先给她看,她是喜欢挑刺的,我非但没有任何一丝不悦,反而庆幸在如今喜欢奉承说好话的文学圈里能找到这样一个说实话的朋友,“与其找一个赞美你的朋友,不如找一个挑你刺的朋友。”这句名言一针见血,且毫不虚伪。如今赞美的人多了,就容易得意忘形,自傲不振,写几篇文章,称一句作家,就真的以为如此了,这是对一个优秀作者的捧杀。   我和迟诚是生活中的挚友,文学上的对手。生活中需要彼此的真诚付出,文学上需要几近苛刻的攀越,不留情面,不留余地的各显神通,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竞争中超越自己。   “挚友无数,知音难求。”人生当中能得遇一个知己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如此,便不难了解几千年前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一种相见恨晚了。      二、同学情      我屏蔽了绝大多数微信群,但还是被人拉进一个新建立起来的群组,只有十四个人,是我的同学群。   十年间,大家都像潜伏于水底的鱼没了踪迹,终于在雨过天晴后探出脑袋吸气冒泡。我们一起发了视频,彼此看到对方的那一刻不禁仰天大笑。是为久别重逢而激动,是为年华辗转而感慨,是为沧桑巨变而吃惊。我们本不该看到对方的样貌,或者事先应该打扮一番,但是都没有。我顶着凌乱的头发,有人躺着嗑瓜子,有人光着膀子一脸胡渣子,要把整个脸塞进手机里。   那个住在脑海里的人,那个年轻帅气的男孩,那个亭亭玉立的女孩,他们终究是变了。铅华洗尽,我们都已不再年轻,沧海桑田,我们又仿佛还是昨天的模样,只是住在彼此内心里的真实画面永远得以保留和定格。   十年是一个遥远的距离,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游弋成长,慢慢靠近生活的港湾。我们曾经从这里出发,又再次在这里相聚,但是,退下舞台的80后们,又似乎开始躲在幕后,告别那些喧嚣,慢慢与回忆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每个年龄阶段的体会和感想,也有每个阶段不可分割的记忆。现在,是80后回归自己,回归灵魂,回归十年风雨人生的最好时段。电影拍了很多,如《匆匆那年》《致青春》,歌曲我们喜欢听经典的流行曲和粤语。   谈笑往来中,岁月如风吹眉梢,一个地名,一件事便可以使彼此越过千山万水,翻过光阴的围栏,靠近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听吧,操场上谁在吹起了哨子,谁在举手投足指挥着我们集体合唱;看吧,谁把零食带进教室,吃完了还要趴在桌子上睡觉;等吧,一场秋雨就要过去,谁还在雨中为你送伞;写吧,这最后的时光,让赠言和名字塞满同学录……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