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杨德玉杯孝道征文】巾帼之孝 (散文)

时间:2020-06-30 01:11
  孝,古往今来一直为中国佛道儒三家所提倡,也一直是中国衡量一个人的终极准则。我如今要说的事,是两个命运凄苦的女人,她们的名字或许眼生,但她们的处事却盖过了所有的孝子贤孙,当为巾帼不让须眉也。   一个叫张幼仪,一个叫朱安,一个孀居守节三十多年,一个独守空闺四十多载。她们本是历史长河中淡如繁星的角色,可她们的为人处事却让我闲暇一瞥,震动不已。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她们,可是提起她们的丈夫,就都如雷贯耳了。   张幼仪的丈夫是鼎鼎有名的徐志摩,也就是武侠小说一代宗师查良镛先生的表兄。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读过徐志摩的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的诗宛如晴朗月夜下有人在拨弦弄琴,音节之美,辞藻之美,竟都被他揉碎在指尖,就着一抹淡淡的墨香,书写了出来。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里,我想徐志摩应该占了绮丽飘逸,清奇流动,这四大项。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浪漫多情的人,却误了张幼仪的一生。张幼仪自从嫁给他,便没有靠近过他的心。无论国内国外,都追随于他,可并不是远近必俱了,就真的死生相随了。在张幼仪怀着他孩子的时候,这位大诗人也无动于衷,丝毫不顾夫妻情分。那些他诗中的多情也没有显现出来,而是径自去追林徽因去了。而林徽因也深深知道他爱的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他幻想出来的林徽因。所以这段感情也是无疾而终。而就在张幼仪勉强维系原本就残垣断壁的婚姻时,徐志摩终于受不了了,在她刚刚产下第二子之后,便与她离了婚。郎心直似菱刺短,妾意恰如湖水深。我不得不心中稍有怨怼,徐志摩此时竟是如此的残酷无情。那些绝美的诗中,浪漫,多情,都只是他的饰品,被他巧手雕琢装饰,挂在了月亮上。相对于这位多情诗人,被他称为乡下土包子的张幼仪却惊艳了我,坚韧不语,自静不扰。她似乎明白了是自己的委曲求全,娇羞怯懦,才导致了这个局面,最后虽是离婚了,可她仍然尽着一个妻子,儿媳的本分,尽心侍奉着徐志摩的双亲。连最后徐志摩飞机出事,对他的著作和人生,张幼仪也是关注有加。如此对生活的忠诚,对家人的孝顺。如此面对背叛,仍旧是坚韧果敢,义无反顾地尽心于自己的职责。在人伦世情上是孝,在天地生活上是忠,在心胸恩仇上是义,孝忠义她都占了。这样的女子,难道不该被人铭记吗?   题外话:想着张幼仪,我便想到了一怜一嘲,怜的是徐志摩与陆小曼,订婚礼上被梁启超那亘古无二的证婚词所捉弄,哭笑不是。更怜他的婚后生活,以前是他无情地伤了别人,而今却抱着一颗多情的心被伤,难道是饮啄前定?   嘲的是梁启超,自己自诩着破封革新,却依旧是难脱世俗的帽子。新郎新娘本想用他的革新来挡一挡世俗悠悠众口,却不料竟是请了小偷看家。说是虚伪,严重了,可终究不是言行如一的真性情。   再来说朱安,她比张幼仪更可怜。   她的丈夫是鲁迅,原名周树人,说起来五百年前与我也是一家子。朱安从嫁到周家之后,便不被鲁迅所喜欢,甚至是厌恶的对象。任凭她怎么善待老人,怎样操持家务,仍旧不能稍减鲁迅的厌恶之心。一个女人嫁给丈夫之后,连看都不看你,这样的生活,她一过就是一辈子。朱安不是文人,不懂什么忠孝礼仪,更不敢冲破世俗封建,只知道嫁了大先生(她对鲁迅的称呼),就生死都是他的人了。所以,即便大先生再不喜欢她,她也是努力地做着他的太太。有人说,朱安就像是一只蜗牛,心想着即便爬得再慢,也终会走进他。可大先生连让她靠近的机会都不给,直接在外面娶了自己的心爱的许广平。这时候,朱安惊艳我的地方露了出来,她虽然对大先生已经不报奢望了,可对婆婆却依旧孝顺,侍奉左右。或许她没有人可以依靠了,或许她连娘家都回不去了,只知道她最后真的是寡独至死。   一个女人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守着一份高不可攀的爱情。既然爱情已经遥不可及,那她便彻底死心了,转而尽心侍奉婆婆,直至她老逝。这样的朱安或许于高古典雅无关,与端庄超逸无关。可我却不得不说,她是贤惠的,是良善的,是一个放在岁月长河中,不凭容貌家事,学问才干而崭露头角的,只是凭着一份坚韧执着,对传统纲常的拥护,而闪耀着熠熠的光辉。可怜她最后的几年三餐不齐,可怜她最后愿望未达,想葬在大先生身旁,却始终是夙愿成空。或许她从来都没有充当过大先生的未亡人,或许她的身份与大先生悬殊太大,我不知道。可怜她最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葬在了寺庙外,连个墓碑都没有。她这一生肯定是对得起大先生了,可是却没有对得起她。我不知道这是大先生的错,还是封建社会的错?   她的坚韧可以忍受着无数个夜晚,独坐到明。她的心胸可以接纳许广平和其子,“大先生的儿子也是我的儿子,等我百年后,他自然会给我斋水,不会让我做孤魂野鬼的”。甚至鲁迅过世后,她一再地要求许广平带着儿子来北平居住,方便自己可以照顾。   这样的女人,这样的行为,难道担不起一个孝字吗?她对大先生一家的孝,对伦理纲常的孝,对生命的孝,对世情的孝。   题外话:我对鲁迅先生是满怀尊敬的,只是对他对朱安的做法不敢苟同。他所讥讽的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封建陋俗。他的确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思想家,而单单是个思想家,合格的思想家总要有规范的言行去依附于思想,做一个行为思想家。对于朱安这一点,我始终介怀鲁迅的做法。至于教育家一说,或许他能解惑答疑,传授知识,可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家。虽能说出衡量标准,却不能以身作则,谈何教育家?这一点似乎又牵扯到了现代中国人的劣根性:以学问的高低去衡量评比一个人,而非是以品德去衡量。什么时候中国能拾起传统中的优点,先学做人,再学做学问,那时候,所有的文人就都德才兼备了。或许是人无完人吧,亦或是感情真的不能强加硬塞,更或是我谬人谬悟谬论,先贤伟人竟被我诟病,岂非是异端邪说,离经叛道之流?   完了,不想说了。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