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西风】父亲的书(散文)

时间:2020-04-20 01:45
  读了好些年书,要说读书的刻苦认真,还是小时候。小时候读的是父亲放在那只土改分得的大花柜下边的书。书在柜子里塞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塞进去的,我发现的时候是刚上小学、父亲已经从村干部岗位被赶下来的时候。开始我翻看的是连环画,以不成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为主,还有其他一些革命战争体裁、土地改革体裁的小人书。记得比较清晰的有三国里的“桃园三结义”,刘关张3人结义后参加讨伐黄巾起义的队伍,从此得势。彼时还不知道正统正义,只是看个热闹。还有一本印象深刻的小画书是《夺印》。记得它不是因为它比三国热闹,而是里边有一个情节:地主婆做了碗面条拉拢干部,那碗面一根根地冒着热气,是我从来没见过的,看着就想尝一下到底有多香。至今,那碗面条的样子还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可见,一本书,一张画会对人有多么大的影响。再大些,就开始囫囵吞枣般地什么书都看,书有限,基本是逮住什么看什么。不知父亲从那里收藏的三四本《红旗飘飘》,写红军长征故事,以及土地革命战争的事情,是我最早了解红军、革命以及革命战争的教科书。又翻出些发黄的《绣像大八义》之类的书。那些描写侠客行侠仗义、飞檐走壁的人物故事,常常让我看得入迷,连饭都顾不得吃。可能那个时候就有人喊我“书呆子”了。因为好多时候我都躲到西墙下的落日余光里看书,奶奶劝告说,娃子啊,这样看下去是不要眼睛了啊!果然,我的眼睛到1992年突然出现故障,一查是散光,从此只好与一付眼镜不离不弃。   父亲的书是有限的。仅剩下的那些书也是劫后余生——文革开始的时候,大哥当红卫兵,主动把家里那些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内容的图书翻出来一把火烧了。那堆火放在天井右手那个小门出去的羊圈地上,大哥往里边扔小人书,我抢出来翻着看,那火熊熊燃烧了不知道有多久,烧火的过程我没看见父亲母亲和奶奶出来说什么。现在想来,他们最为痛惜。他们深知图书是文化,文化是最宝贵的东西啊。   说起来没有几个人相信父亲是个老农民。那是父亲七十多岁的时候,到我的工作单位来看我,有人问,你爸过去在哪儿工作?我说我父亲就在乡下种田。他们纷纷摇头说不像不像,咋看也像个干部。我说真真的父亲就是个农民。父亲满打满算才念过两年书,还是半耕半读,读半天书,回家干半天活这样的形式。要用现在读书的时间算,还没有个学前班读书时间多。当然,父亲以他的刻苦与勤奋,抓住了文化的尾巴之后就再没放手。他完全用自学,实现了从一个睁眼瞎到一个有基本文化水平的农民的转变。我不知道他都从那里学到的文化。我只能从他那个时代的环境与他的性情分析,他的文化只能从读书中得来,从能见到的每张纸上的字词中得来。他的读书条件还没有我的优越,我是在新中国劳动人民翻身作主人,在父母亲人的爱抚中衣食无忧地读书。他两岁时就没了父亲的音讯,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挣扎在生存与死亡线上,年仅十三四岁就不得不承担起顶门立户的重任,在旧社会无边的黑暗里几乎看不到一点光明的情况下不屈地摸索前进,哪怕在最无助的时刻都没忘记用文化改变命运。从这一点上说,父亲为我们打下了基础。虽然他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但给了我们读书的习惯与学习的精神,让我们站在他的臂膀上得以继续学习前行。他的儿女们,都读了中学,最小的弟弟妹妹还都进了大学……   因为吃尽没有文化的苦,所以我的奶奶,一个年轻寡妇咬牙把我的父亲,一个七八岁的儿子送到三完校里读了两年书。奶奶是个睿智而坚强的女人,她知道不可能给父亲财富,只能给父亲一双不再被别人蒙蔽的眼睛。她做对了,父亲从此心里燃起了文化的火苗,并植苗成香,成为遗传。父亲的文化帮他一解放就走上农村干部的行列。他从一名初级社的会计,成为大队长(村长),后来还做过生产队长。他的耿直聪明、吃苦能干和处事公平,在乡下很大范围内得到传颂。不能想象,如果没有奶奶送他去读两年书,如果他没有后来不懈地努力自学,如果没有他的文化能力并成为乡村干部,很难说我们这些儿女们会是什么样子,是不是还会有如饥似渴读书的习性,我会不会有早早参加工作的今天。   父亲的书伴我读到初中。记得最后读的是本封皮破了后面几页不全的《说岳全传》。之所以能记得清晰也是有故事的。话说某天我正坐在树下聚精会神地又一次阅读,实然来了几个知青把书从我手里抢去。我年龄小而又胆子小,被他们吓唬得没敢叫嚷也没去追赶(到哪里追啊,书还是当时的禁书)。我真是不甘心又无可奈何。从那天起我才知道什么叫做无奈。以后我再找到或借到书的时候,再也不敢坐到路边读了。   父亲到底有多爱看书,在我读书的时候并没有感觉或者印象。因为我眼的父母天天忙碌,为了挣工分养家,根本没有时候停歇一下。知道父亲酷爱书好读书,是我们早已工作,家里只剩下父母的时候。那时候地已经不多,冬天农闲,家里烧着炉子,几只羊一喂就没什么事情,父亲除了出门去转一圈之外,其他时候就是读书。我回去探家的时候,总看到父亲捧着不知道从谁家借来的小说或者其他书籍看。后来,我和弟弟回家的时候,就要留意给父亲带些他喜爱的书看。我曾经给父亲带过一套养生知识大全,那本书让父亲学到不少东西。他在纸上抄下了好多经常要用的常识。我们还给父亲带过历史小说、外国文学以及《哲学》等。给父亲捎《哲学》的故事书,父亲刚进入老年之后心情有些烦乱,时常因跟村里一些年轻干部认识不同,发生过争执。我让父亲学学哲学,是想让父亲进一步打开思路,提高认识问题和认识世界的能力,走出与别人执气的怪圈。也不知道父亲读了多少,但明显的,父亲后来很少说起村干部的事情,也再没有说那个干部欺侮他了。   从1997年我给父亲提出建议,让他记笔记以来到他逝世的10年间,父亲先后写下自传和10多本日记共二十多万文字。在父亲逝世一周年的时候,我把这些文字整理成册,献祭在他的遗像前面。我是用这样一种形式怀念和感恩父亲,我们传承发挥了他爱读书好读书的精神,我们要让子孙后代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能壮心健骨、能养育心田。   现在我手边留下的只有父亲曾经学习过的一个小册子《土地改革大纲》以及仅剩下一个外壳的《绣像大八义》。更为特别的是,这个封皮外壳上有爷爷留下的墨迹:振家自置。虽然爷爷早年离家让我们觉得十分陌生,虽然连父亲都没在知事的时候见过他一眼,但是血脉与文化传承中,他不可或缺。      2017年6月12日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柳岸】药价(散文)

    专治各类皮肤问题,前台一番咨询后,然后叮嘱我不要吃辛辣食品,不要用任何化妆品,她停下...

  • 【丹枫】深秋的北国(散文)

    北国的雾一般比较干浓,确有一份缥缈的美丽,生命中还有一部分人,而后又经历一段离别所...

  • 又见腊梅开

    朋友圈里的友人上传几幅图片,上有一句话,你就好好地开放吧,喜欢梅,更多时以自我为中心...

  • 春天的倒嚼

    道不尽沧桑情感,多少人都想极尽溢美之词,稀疏点缀在依旧荒凉的沟脊之间,地上本没有路,...

  • 【雀巢征文】爷爷的抗战猜想(散

    看着看着,事实上,我的思绪才有了无限张扬的空间,爷爷肯定是参加了1943年冀鲁豫军区于...

  • 五十疯狂也不迟

    暑假第一天哈尔滨,北京,连一只只弱小的青蛙都能够爬上来自由自在地生活,享受生活,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