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婆婆的米花糖

时间:2020-07-07 00:18
  在每年年末的忙碌中,就算没有任何网淘,都总会接到一个快递小哥的电话:你有快递,大包,很沉。想办法取了快递回来,打开,又是一个四四方方锃亮的铁皮箱子,有明锁。开盖,一阵熟悉的香甜气息扑面而来:又是满满的一箱各种材质手工精心切制的米花糖!远方的婆婆亲手做了邮过来的!   毕业工作后曾有些颠沛,换过几个单位几个地方,冷暖自知。自从有了婆婆,婆婆远在千里之外几年难得谋面,但就算谋面,她一口的浙江方言常让我摸头不着脑,只能回应傻呵呵地笑,我笑,婆婆也笑。婆婆的米花糖每年都在最冷和我最忙的时候,通过邮政、通过快递,穿越千山万水送达我的手里,不管我们身在何方!婆婆送米花糖的方式这些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前是半个月的邮政寄件,到现在三天的快递抵达,从前是一周的邮政信件告知,到现在是电话实时,甚至还在侄子的帮助下先视频让我们过过眼瘾。唯一不变的,却是这一样大小一个模样手工敲制的铁皮箱子,同样香脆同样味道同样厚薄的米花糖,满满一大箱子, 用塑封纸仔细地包存着,没有回潮也没有任何破损。这么多年,所有在过的地方,我们的同事朋友、老家的亲戚同学、到后来包括女儿的小朋友们,都咂着嘴巴吃过了婆婆的米花糖。 一直不变的香甜味道,那是远方婆婆温暖的味道,陪着我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米花糖应该是中国各地传统年味里最传统的一味,大江南北,米花糖的影子无处不在,只现在渐渐少见了。小时候在的地方偏远,西南边陲大山环绕的一个少数民族混居地,每每接近年节,不管是彝族还是傈僳族,家里最有经验的老婆婆都要花个三天三夜熬煮麦芽糖,炒米花,做米花糖。我们是跟随父母的一群外来小孩,简陋的家当和忙碌的父母不可能给我们准备这奢侈的年味。当村子里四处飘荡起掺杂着米花糖香甜的年味时,我们往往馋得无处躲藏。当地的乡亲大都言语不通,但很和善,只要碰到四处闲逛的我们,就拉到家里,笑眯眯地给每人一块琥珀色的麦芽糖、一个米花糖球。他们的麦芽糖熬得清清亮亮,米花糖切得规规整整,球形的米花糖,那是专门为小孩子们准备的。于是我们非常爱串门,一个又一个的春节,吃着村子里各家的米花糖,在香甜的气息里渐渐学会了当地不同民族的语言,交上了有趣能干的朋友,悠哉乐哉地度过了我们的童年。   后来我们都陆续离开了那个小山村,城里丰富洋气的零食让街头的米花糖黯然失色,渐渐就消失了。去乡下亲戚家做客,他们拿出来待客的也都是花花绿绿的糖果和糕点。经年的成长,为求学、为工作,东奔西跑,昔日的伙伴们早已失散,当年满口顺溜的民族语言早已无法开口表达,童年的米花糖也渐渐在记忆的长河里沉了底。   直到我收到了婆婆寄来的第一箱米花糖。记得当时打开箱盖那一刻我那诺大的惊异:千里之外婆婆的米花糖和我记忆深处童年小山村的米花糖,居然是一样的香甜味!且不说遥远的地域差异、千山万水闭塞的交通阻隔,民族语言和传统习俗也大有不同啊。不起眼的米花糖却硬是把这遥远的距离和过往的岁月串在了一起!我实在无法琢磨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力量把这样不起眼的一个过年的吃食小传统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域里传播。   童年在小山村乡亲们家里吃过的米花糖,那是他们精心制作的年味,用最香甜的味道带给老人、孩子、支撑全家辛苦劳作的大人、以及如我们这样当时不知身处何方的外来人一种幸福的归属感。如今婆婆每年如期寄来的米花糖,打破了地域的阻隔,打破了语言习俗的障碍,传递和维系着浓浓的亲情和温暖,小小的米花糖四处洋溢着长辈对小辈们的爱护和牵挂。   我们每年收到婆婆的米花糖,都会分出好多份,送给要好的朋友和身边的亲人,闲暇就着茶细细品味,香香甜甜,不油不腻,滋味刚刚好。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阿妈的背篓

    因为她给了我生命,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从来不表达自己的情感,农村不比现代都市,对那...

  • 【八一】写给远方(散文·家园)

    已过天命之年的我也很难再找着一个合适地工作了,攒下的几个鸡蛋舍不得吃,天下变得不太...

  • 【荷塘“童话之秋”征文】大兴安

    的人一定得是身强力壮的男人,只要你发现一个,很快就会在其生长的对面树枝丫处发现另外...

  • 完整的爱

    尝试一下人间的快乐,几乎都是自己,好玩的地方,飘荡到这里,我笑着来此美丽的世界,我的...

  • 【心灵】夏日荷塘(散文)

    像什么泽泻,在我们不经意间,可不一会儿,在船上捣鼓了一会儿,然后把小船划向我们,微笑...

  • 日光如水

    一只老鼠见人进来,是邻居家里前几年生下的小孩子,醒来的时候天还没亮,熟了用竹制的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