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笔尖】辞灶(散文)

时间:2020-07-27 00:48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民间的辞灶日,也是现在大家所说的小年。   辞灶,顾名思义就是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总结汇报这个家庭一年的生活、收入状况。是年前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从这天起就标志着“年”这个节日要开始了,年的氛围也越来越浓。   在我们家乡有“官辞三、民辞四”的说法,也就是说官家或家境很殷实的一般是二十三辞灶,普通人家就是二十四辞灶。如果一个普通人家二十三辞灶了,会被周围的人笑话,说是普通老百姓还想跟人家当官的比。80年代这里续家谱盛行,好多原来二十四辞灶的也跟着家谱上的老祖宗沾光加入到官辞三的行列了,有顿时感觉好像不一样的骄傲感。   辞灶的规矩也很繁琐。首先大人要用干净的笤帚将家里每间屋清扫干净,也叫“扫屋”,特别是屋顶,其实也是为了有一个干净的过节环境,否则人家会说这家人真懒,特别会说这家的娘们不会收拾家务,而实际上辞灶前的扫屋大多数是老爷们来做的。   一把新的扫把放在灶台旁,一碗清水,一盘豆子放在灶台上,这些是灶王爷上天所骑的坐骑享用的。然后是给灶王爷准备的贡品:一些个苹果、柿饼子、饼干、糖块及炸好的麻花果子等等。那时候可不像现在,有什么香蕉、旺旺甚至是雪碧、可乐、牛奶等水果及各类叫不上名字的食品饮料。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灶王爷吃饱喝足,能够顺利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吉祥”。上供的时候还要烧纸,是那种火纸用钱碾子打压上宝钱印子,大人用手旋转开来,折叠起来,那动作就现在看也是很潇洒的,算是给灶王爷上天的盘缠了。然后点燃一挂小鞭,很少有人家放一挂整鞭的,穷人多。接着家里父亲领着孩子跪下磕头,期盼着来年有个好的收成,现在话讲就是要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些程序办完,就算是送灶王爷上天了。虽然是这么个形式,可是女人是不能施行这个祭礼的。即所谓“男不拜月,女不送灶”,这是民间的古老传统而已。   辞灶以后,家家户户就忙开了,我们当地有个风俗叫“办年”,也就是从辞灶日起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那时候穷,主要是多烙几次煎饼,放进大盆里落起来,基本要保证能吃到正月十五前后;还要炒些花生待客用,也作为过年奢侈的零食;再就是要做一盆豆腐,一个是“压锅”用,“豆腐”意味着兜福,一个是做鱼冻,说是鱼冻,实际上以豆腐、萝卜为主,鱼仅是调味而已,这也是过年很好的菜肴了;再就是用面蒸二条鱼,也是“压锅”用,叫年年有余;家庭境况好些的还会做些糖米,炸点果子等等。所有这些事情都要在除夕贴春联之前完成。   在办年的时候,小孩子总会围着锅台跟着大人转来转去,嘴里流着口水,因为平时是很难吃到这些东西的。小孩子的嘴是无遮拦的,不能说些不吉利的话,对神不恭敬的话,以免得罪众神。偶尔说错话,会得到大人的呵斥,但大人那时也不会很严厉的,因为大人也不能说些不吉利的或过分的话。实在管不住,就在锅屋的墙上贴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图的就是来年大吉大利。   现在虽然也叫“辞灶”,但仅是保留了过去的传统意识而已,更多的是以过小年的方式来庆祝家人一年的平安、健康,在外打工的也逐渐回家了,带着一年的收获与期盼!一家人开始逐渐团圆了,一年的思念也会逐渐以团聚的形式得到释放。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