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快乐的“老房奴”

时间:2021-01-19 01:05
火币网   在县城教书十余年,临近退休的时候,在孩子们的“资助”下,我咬咬牙,终于下定决心在县城用公积金贷款购买了一套两居室。孩子们说,一辈子吃苦受累把我们拉扯大不容易,也该享享清福了,钱不够我们出;老师们说,你买了房子,全校老师就结束了县城无房的历史,画个句号吧。平时还算有主见的我,经不住众人的撺掇,就把首付交了。   小区就在学校操场的北侧,共八栋楼,我选的是1号楼,毗邻学校操场,采光相当好,一个阳台,一个露台。我把紧挨着客厅的露台封起来,客厅一下子增加了四五平,区区90平的小房子感觉挺宽敞的。儿子的连襟在市里搞装修,大小也是个老板,其儿子在我校苦读三年考上了重点高中,对我心存感激,主动请缨包下了装修活儿,并再三安慰我,什么也别管,把钥匙交给他就得了,只管忙学校的事,简单又大气,保你满意。我参加工作30余年,整天长在学校里,对装修之事一窍不通,这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有福之人不用愁呀,心里能不高兴吗?   经过三个月断断续续的施工,连网上最简单装修也无法相比的装修总算谢幕。我常跟老师们调侃说,你们在城里买了房子,装修讲究个“高端、大气、上档次”,我老了追求的是“环保、舒适、有情趣”,两代人不可同日而语呀。借着周末,我从一学生开的家具店里购买了两张木床、一套沙发、一个茶几,又从小区西面的中档家具店购买了一张饭桌、六把座椅、两个书柜,一个新家就这样算是“落成”了。   星期天,儿子一家从市里回来,三岁的小孙子,看见干干净净、方方正正的地面,老是想躺在上面打几个滚,我把他抱在怀里,问他:“是老家好还是新家好?”他小眼珠转了几转,奶声奶气地回答说:“新家好。”   为了美化室内环境,我请人写了仿真的启体条幅挂到了客厅,又在县城花店采购了文竹、君子兰、龙血、虎尾兰等五六盆花卉。儿媳说吊兰吸甲醛,从市里送来几盆,我把它们摆在客厅适当位置,新家突然间就有了生机。妹夫对乡规民俗颇有研究,很看重搬家的日期,他专门请人看了个黄道吉日,让我爱人在家里发上一盆面,六点前赶到新家,把发面团摆上,上柱香,再烧壶开水,说这就齐活了。我不太相信这些,始终认为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但人家是绝对的好意,图个吉利没什么坏处,照办就是了。询问他暖房是不是同时进行,他说无所谓,少错几天也可以。   搬家不久,天气就一天热比一天,县城海尔专卖店正搞“5.1大酬宾”,学校原先的一代课老师跳槽进了市里的海尔销售部门,他常到县里的这家专卖店“指导工作”,当年的老部下,一个锅里抡过马勺,关系相当好。通过他的运作,我购买了两个空调,一个电热水器,比促销价还便宜了近200块钱。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选了个周六,我请了学校的同事来家里暖房。班子成员一场,老师们一场,原先的老同事又来了一场,接二连三的家里宾客如云,好不热闹。趁着热乎劲儿,在爱人从市里看孩子回家的时候,又把兄弟姐妹、大人小孩十多个人请来吃了顿饭,“暖房事宜”这才告一段落。   捏捏兜里的“银子”,已所剩无几,这才深感“经济危机”实在吓人。工资支回来,交交房贷,消失一半,零三八五地买点东西,一个月下来,几乎“弹尽粮绝”。孩子们说,千万别硬撑着,缺钱我们“赞助”。孩子们刚成家不久,买了房子又打算买车,手头也不宽裕,当老人的怎能开得了口呢?就这样度过了一年“暂时困难时期”。想想自己总算在县城也有了房子,并不觉得憋屈。   2015年春天,儿子搬了新家,买了新电视,把用了近三年的旧电视“无偿捐赠”给我,我又花700块钱买了电视柜,客厅这才像个样子。   2015年暑假开学后,新的工资制度改革,我一下子补发了10000块钱,工资从2千大几,一下子涨到4千出头。除了房贷,每月还剩2千多块,我心里一下子沉住了气。一次,我正在久违的商场购物,突然接到了儿子的电话,说他卖了旧车,又提了辆桑塔纳。尽管我不是主要服务对象,但心里也是蛮高兴的。   著名演员李嘉存代言过一个家喻户晓的广告:“牙好,胃口就好”,这话说的确实在理。我的牙齿不到60岁就已争先恐后地开始松动、坏掉,吃饭时都得小心翼翼,跟朋友们聚餐,凉菜几乎不敢动筷子,当鸡蛋羹、家常豆腐、猪腿肉等不怎么用嚼的菜盘转到我跟前的时候,就“机不可失”地赶紧扒拉几口。家人都劝我到医院修修吧,我20年前就去修过,跑得麻烦先不说,单是现在吓死人的要价,我们这些“低薪阶层”就望而生畏,能将就就将就吧。人活世上,哪能事事称心如意呢?   大概是每天喝几勺亲家送给我的蜂王浆的缘故吧,也许是谨遵医嘱,多喝米粥、玉米粥,吃饭七八成饱就完事的缘故吧,因前一年“闹饥荒”落下的胃病也悄无声息地痊愈了,再也不上演“枉凝眉”了。搬了新家,心情每天“阳光普照”,一段时间以来,我的脑细胞好像也一下子又复活了,不到一个月,十万余字的“中考作文专题讲座”稿就整理完毕,还精心做了课件,试讲效果异常良好。退居二线后,校长老劝我注意养生,多休息休息。可我这个人闲不住,每天不干点活儿,总感觉支工资没有底气。穷人出身,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差不多都是这“德性”吧。   县城有了家,孩子们挺孝顺,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当个老“房奴”焉有不快乐之理?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