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山花】走进老区(散文)

时间:2024-02-09 12:02
  有一种陶醉,不是能用语言表达的。   事隔几个月后,“漳州南词”继走进榜眼府后,又走进革命老区芦溪镇。   芦溪是一个文化古镇,地灵人杰,人才汇萃,自我国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后,芦溪镇考上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就有很多个,这些莘莘学子,是这块红色的土地的最好映衬,最好体现。   “漳州南词”是古老的宫廷音乐,始于唐朝,盛于明清,做为宫廷音乐,本就是阳春白雪,走向民间,本来就是一个稀罕的新鲜事。   听非遗传承人郑炳裕老师说,非遗项目“漳州南词”,经过挖掘,说唱齐彰,乐曲创作有唱有说,旋律优美,即使是乐队合奏,也是非常好听的。   2022年5月28日,“漳州南词”在非遗传承人郑炳裕老师的率领下,走进革命老区芦溪镇,再次与“芦溪民乐队”联手,说的、唱的、乐队合奏,尽显风华,尽展风采。   美丽的故事总是美丽的,序幕在师兄弟的二胡和笛子合奏之间拉开。   一首叶万山与黄江山的笛弦合奏《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拉开了大家向往老区、向往音乐的心。   然后,“漳州南词”表演了六个节目,芦溪民乐队表演了女声独唱五个节目,最后,芦溪民乐队、合唱团,为演出精彩奉献了大合唱《走进新时代》、《映山红》两首节目,服装整齐划一,歌声清澈嘹亮,为此次革命老区之行划上完美记号。   快乐的时间总是匆匆而过,但是美妙的歌声、琴声却永远驻足在芦溪镇焦路村“绳武楼”的上空。   泥的风采莫过于水的掺和,要与记忆永恒的东西,渗入脑中,是要与岁月相永恒的。   芦溪是一块红色土地,是革命的老区,为了红色政权的建立,多少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笔者曾经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十二年,也曾在1980年在这个乡镇(当年称公社)的秀芦村(当年叫大队)当过县委工作队,在追逐青春记忆的同时,如今虽白发上了额眉间,但“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元帅在《七律·八十毋劳》的两句诗,还是摧眉上了白发,掂进了我的心田。   呼唤传承古老文化,人人有责,“漳州南词”是一丛古代的火种,播洒在人间,必将熊熊燃烧,芦溪民乐队的笛歌弦唱,也将与岁月匆匆,一起《走进新时代》,一起《映山红》,一起映红了芦溪的江天。      2022.5.28.      写于漳州。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