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晓荷】传统的补锅手艺(散文)

时间:2020-07-27 00:18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经常能够听到村头巷尾传来:“补祸啦,谁家补锅?”   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锅都是铸铁做成的,一个锅要用近20年。农村人做饭大都烧柴禾,每过半个月,锅底就会积下厚厚的一层灰垢。这样会影响做饭的速度,所以,必须将锅底的灰垢铲掉。于是,灰垢越铲锅底越薄,有时不小心,就会把锅底戳一个洞。即使锅底有了洞,只要能补,农家人是绝对不会当废铁卖掉的,所以才有了补锅这个行业。   在我的记忆中,经常来村里补锅的是邻村一位40多岁的驼背男子,人们尊称他为高师傅。高师傅每次来村里,都挑着担子,担子看起来很沉,压得高师傅驼背的腰更弯了。担子的一头是手摇式的戗刀磨剪子机,另一头是一个大木箱子,木箱里装有不同型号的铁锤、铸铁皮、铆钉等物。   高师傅每进村里,都会站在村中心的古庙门前,大声吆喝:“补锅啦,谁家补锅?”   此时,村里有需要补锅的人就会提着有漏洞的锅前来。   高师傅补锅都是现场补,速度很快,补一个锅大约10分钟就能结束,我经常站在一边观看。高师傅会先将锅的漏洞用搓子搓亮,然后用剪刀剪下比漏洞大一圈的铸铁皮,再给铁皮上涂一层黄泥,然后用铆钉连接上,再小心地用铁锤敲打。锅补好后,高师傅还会给锅里倒一盆水,让主家检查补好的锅确实不再漏水,然后才将锅交给主家。   90年代末,由于小口径锅非常廉价,是熟铁做成的,而且样式更美观、更轻便,农村家家都开始用小口径锅,而且多数农家都用上了煤气灶,那种大口径铸铁做成的锅基本上没人再使用了。如今,时代在发展,传统补锅手艺或将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如今20多年过去了,“补祸啦,谁家补锅”的吆喝声却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那补锅人的身影也永远定格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