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清风】那年高考(散文)

时间:2020-09-27 00:33
  在我即将师范毕业的时候,隔壁二中的同学们正在考场上奋笔疾书。   他们羡慕极了我们。   是啊,残酷的高考,谁知道一个月后,谁哭谁笑呢?毕竟,我们几个,三年前初中毕业的时候,以全县前几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师,已经吃了三年的国家饭,每月三元的生活补助,还要省下几毛钱补贴贫困的家庭,还有几天,我们就要到县教育局报到,十八岁的我们,就要成为乡村土坯砌成的教室里碎砖头垒成的讲台上的“孩子王”了,而他们仍然在忍受着前途未卜的煎熬。   是跳出农门还是回到头朝黄土背朝天的代代不变的循环中,每个人都忐忑,寝食难安,心惊胆战。心思重的女生甚至连考上考不上的情形都想好了,要是父母逼迫自己和那个只知道轮着小镐子挖红薯的小伙子结婚,那就逃出去。反正不能让十几年的书本填了灶膛。   一墙之隔,即将毕业的第一届”小中专“的毕业生中的绝大部分,沉浸在即将领第一个月工资的喜悦中。他们还不知道,即将开始的生活,是几乎看不到改变希望的单调乏味。还是孩子的他们,就要去为改变他们生长的故乡,穷尽其一生的时光 了。   年轻人总是乐观的,他们的笑声飘荡在夏天的夜空,有几声格外清亮的,越过了中间的红砖院墙,飘进了灯光下备考的同学耳朵里。他们蹙紧了眉头,用手捂住耳朵。   也有几个年龄特别小的,想到十几天后就要工作了,心里不免打怵,还没上够学呢,就要当老师了。禁不住想,假如当初没考那么好,没被截留,没被录取师范,今年,自己不是也在参加高考吗?那会考个啥学校呢?一定比现在考得好,最起码也得是大专。那样的话,就可以到大城市上学了。大城市会是什么样子呢?一定有高楼吧?   这样想着,本来高高兴兴的,竟然有了酸酸的感觉。   只是,他们没想到,几年之后,中师学历太低了,这群曾经学习出类拔萃的人们,开始了函授电大的学习,每一个假期,都在高校的学生宿舍里度过,最冷的冬季,最热的暑假,在年轻的大学生面前,他们老成又朴素,谦卑又自负,每月几十元的工资,都交了住宿(幸亏学费大部分单位是报销的),连份蔬菜都舍不得买。有的已经结婚,甚至有了孩子。这一学呀,专科三年结束了再上本科四年,简直称得上八年抗战。   这一切,怎么会是十几岁的孩子能预料的呢?这些边工作边进修的年轻人,撑起了艰难的生活,成了家庭的顶梁柱;撑起了那个年代的乡村教育,大多数成了业务骨干或是基层教育的领导。只有很少的几位,脱离了乡村,努力到了更高的层次。   而一墙之隔的同学们,一个月之后,收到通知书的,喜极而泣;名落孙山的,黯然神伤。有的复读了,有的回村务农。那个打算离家出走的,又复读了一年,还是分数线差了五分。好在,县里棉纺厂招工,她签了合同,成了一位纺织工人。几年后棉纺厂改制,大批工人下岗,那是后话。   社会在发展,机会和困难共存,好在,总是机会多一些。几十年过去了,再来回想,命运这东西,关键就几步,可每一步都耗尽我们的全部努力,在困难中,撞墙的心都有,过来了,想想也没啥,一个坎过去了还会有下一个坎, 乐观来说就是,战胜了一个困难,再战胜下一个困难。   百年的人生,打几个滚就到了暮年,可回首当年,如在昨日,展望未来, 也似乎有无限美好在前。   不觉有了翻过前面一座小山的冲动。   那就出发吧,反正无所谓山上和山下,走就是了。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