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晓荷】心结(散文)

时间:2024-03-19 21:44
  像所有感性的人一样,她不但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看一整天书不动弹,也会忽然间思绪万千,悲喜流于形。一个人的小世界,从不孤单;一个人的小世界,也很多悲伤失意。因为他们心思缜密情感细腻,对于许多事情,有着比常人更渗透的洞察力和感知力。看似玻璃心,其实是内心纯粹、感情丰富、遇事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别人无感的一言一行,却是他们反复揣摩、心思绵密如针的特性。   如常的日子如常的空闲,没有任何衔接,她脑海里忽然忆起了一个图片,具体说是一个聊天记录截屏,是父亲发给她的消息记录,她截了屏,曾在低落到觉得以死才能解脱的心理低谷时,与表妹倾吐时发给表妹的几张截屏图片。虽然已时隔三年,手机都换了一任,图片早已找不到,但这些回忆,那些早已删掉或消失的字字句句,却带着“伤”的标签,无意中偶尔在脑子里闪过一丝火星,就足以产生巨大的威力。那是植入心底深处已久的一根刺,不小心轻轻一触碰,新的血珠再次冒出来,撕心裂肺从未减少。没有任何外力的打击,也没有任何环境导致的心情羁绊,甚至一年半载不曾与父亲有除了重要事之外的交流,但亲子关系中悄悄遗留在心底的缺口,却似患疾已久的牙齿,不被看见,却一直都在。偶尔惊动到疼痛处,便无边蔓延。牙疾多是悄无声息的,神经线蔓延的疼痛也是。内敛的人,并不多说,更不会大呼小叫。   从小练就并习惯了,再大的哭泣只有默默流泪而无声息的本事,在她的世界里,流泪总是羞耻的,不敢让人看见的。即使在人多的时候,强迫自己把眼泪倒流的过程很难,她也只会努力控制不在人前示弱,不在父母亲人面前流泪。偏偏她从小都是眼泪特丰富的人,无关脆弱,无关矫情,也许是性格使然,也许是林妹妹般的真实无暇、敏感多思,哪怕心里滂沱大雨,她也不会表现在脸上。反而把伤口往深处按压、隐藏,不露痕迹。   她觉得,健忘的人,没有感情力、能够不痛苦的人,是种福气,也是一种能力。有人说,过去的事不要强迫自己去想,要学会放下,背负太多思想包袱,只会让自己更痛苦。于她而言,能够放下的,不去在意的,都是没有感情连接的人。有些感情,与坚强与否、心胸大小无关,一个人的成长路,身边亲人的温暖,是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是一个人从小到大健康自信的底牌。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不理解我们不认同我们,只要父母认同,坚定地认为我们是最好的最棒的,那份力量,便足以对抗全世界的伤害,足以温暖以后漫长艰辛的人生路。而反之,如果我们有一天路走的再宽阔,再功成名就,如若不被父母肯定,或曾经不被肯定,却只有质疑与不满,哪怕表面再光鲜,孩子的心里一定还有个空洞,那是潜移默化的自卑自轻,是差劲、愚蠢、坏孩子的自我符号,是“我不值得被爱”的自我暗示。是的,暗示,所有被认为的不好的一面,都是自我暗示。来自身边人的评价,来自亲人的期望与失望,来自心比天高却一事无成、没塑造成父母想要的样子的自责,来自父母内心的传递。   放眼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她都觉得自己是笨的、蠢的、难看的、胆小懦弱的,不被人喜欢的。她小的时候,没有人认识并听说“自闭症”这个词,也不曾听说“抑郁症”,更不知道有一种孩子叫做“来自星星的孩子”,那时候很多孩子几乎都是放养式的,不讲教育没有规章,动辄拎棍子伺候也是常事,打压式教育普遍,什么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什么尊重培养,都不存在的事,但都是无忧无虑健健康康长大了。没有心理疾病,也不存在叛逆一说。十岁之前,她也曾是父母的骄傲,可偏偏她的性格与别的孩子有些许差异。也许她辜负了父母优良的基因,与属于他们后代的本该具备的特征好像在她身上都找不到。父亲擅长表达,思维清晰,母亲属于逻辑型的,尤其理性。他们自尊自强自立的棱角分明、有胆有识,在她身上展现不出一点痕迹,内向、胆小、说话困难、遇事缩手缩脚、脑子不灵光的样子却展露无余。不但没长成他们的样子,甚至连别人家的孩子都不如。作为有着光环与威望的夫妇,觉得她是他们的一大败笔。无奈造化弄人,除了承认自己失败,只能接受现实的馈赠。   “失败”这个词,在父母的教育说辞以及教育反省上,她青春期在听,成年之后在听,南下打工时在听,误入感情时在听,误入婚姻深渊时在听,离婚时,惹他们生气时,也在听。总之在她做过的每一件错事,走过的每一条错路,他们的教导或总结里总有一句:是我们教育的彻底失败。那是恨铁不成钢的痛心,是对她不省心、不听话的愤恨,是对偏离遗传基因的无奈,对于教书育人半辈子的人,与其说是他们养孩子的失败,不如说是一颗种子的失败。以前的她不如现在活的明白,吃过的苦与经过的风雨还不够多时,她也一直憧憬有一天成为他们以及多数父母所期待的孩子的样子,小时候让他们丢了脸,长大后也梦想努力给他们争点脸。因为他们所谓的失败,是她无比的亏欠与愧疚。她一直恨自己不争气,怨自己笨,父母所有的生气与自己所有的过错,她都归结到自己身上,背负沉重。却不知道,一个人性格的自卑、偏激、社交恐惧,在讨好型人格中委曲求全、不懂与人相处,不停索求爱却屡次被伤害的背离初心的人生版本,都不是“不听话”简单的原因却能归拢的。   善良单纯的姑娘,总是伤痕累累,既过不好自己也经营不好婚姻,一定是有原因的,童年阴影或家庭环境一定是有迹可循的。好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好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莫言的《晚熟的人》有这样一段经典:年轻的时候爱上什么都不为过,成熟的时候放弃什么都不为错。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与自己灵魂相近的人,到后来才发现唯一契合的只有自己。本性善良的人都比较晚熟,而且被劣人催熟,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一个孤独的人。初看到这句话时,她泪流满面,想到自己的一路坎坷,做过太多父母难以理解与接受的离经叛道的事,只是因为缺爱、缺认同。所有的逃离都是为了证明,所有不同于其他孩子的倔强、不屈服,都是为了给自己竖起一道堡垒,建立一个小小的属于自己的安全的家园。她忽然想蹲下,想抱抱小时候的自己。想对自己说,其实你一直活的很不开心很压抑,你经历了比同龄人更多的疾苦和磨难,但是你已经很努力。你值得被原谅,值得被爱。那个胆怯的、小心翼翼的自己,摔一跤的第一反应不是喊疼求安慰,而是要赶紧爬起来生怕被人看到,遮挡那份“笨”的标志的羞耻心。那个在泥泞里撑着伞不小心滑倒的孩子的画面,无数次在眼前浮现过。满身泥水的无助哭泣,别人的嘲笑,父亲赶过来的斥责,成了童年众多画面里的一个缩影。   小时候觉得日子漫长到没有尽头,未来是太遥不可及的光阴,跌跌撞撞度过半生,才觉得一切恍如昨天,童年的印记也仿佛一回头的影子。成长,对于兜兜转转迷迷茫茫的人,是痛苦,对于坚持走下去并渐渐开悟的人,是修行。她痛苦过,也修行着。如今,对于很多小时候不开心的记忆,她都慢慢释然着,也只能慢慢去释然。那些无数次一个人默默流泪的瞬间,不仅是拥抱小时候的自己,也是敞开现在的自己。每一次疼痛,都是时间给予的蜕变。   她自己也身为人母,也想过当年,父母也是第一次做人父母,没有经验,做不好也应当原谅。就像自己离经叛道过不好前半生,缘于性格缺陷导致的成长经历,缘于敏感形成的错误认知导致的不安定,缘于最艰难无助时不被接纳导致的隔阂,当明白了这些,便原谅了自己。也许贫乏的时代,很多父母辈的大人忙于生计已耗尽心力,确实无法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去关注孩子。也许只怪她天生太过敏感,那个时代的育儿比较适用于野性孩子。很多孩子都是健康的,她也许只是个例。以现在的眼光审视,原来她也是个好孩子,应该说一直都是个好孩子。敏感的孩子,理应被更多的爱填满,被更多照顾到她的内心感受,即使走错了路再回头,也理应被父母接纳,给她任何时候都有路可退有岸可归的永远的港湾。虽然这些,她都没得到,也要慢慢与自己和解。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起就已形成的性格。其实人越长大,寻寻觅觅跌跌撞撞,都在找寻小时候的自己。小时候童年时期乃至家庭越圆满,以后的人生也会越圆满,小时候家庭关系的不圆满或童年经历的伤痕,或多或少会影响着成年后的处事观、感情观、亲子观。还好她已经慢慢领悟,领悟了很多受伤的根源。有些东西,可以靠自己慢慢疗愈。一颗心,也可以自己慢慢去修补。而有些东西,只能成为永远的刺。   常说,知父莫如女,知女莫若父。亲子关系中最了解彼此的,莫过于彼此。小时候的父亲,就是她心里的英雄,世上无人可比,无人可替代,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会说话会玩耍会逗人笑,还会舞文弄墨,还会玩音乐声乐,他博爱,光明磊落,德才兼备,她曾觉得他是天底下最好的父亲。然而从哪天开始,她被PUA充斥着?当然以前并不知道有种叫做PUA的模式,只知道自己被巨大的自卑感填满,觉得自己是世上最笨的人,配不上世间任何美好。而这样心理的孩子,难免以后要走很多弯路吃很多苦,容易感情用事,甚至被人利用。何况她也是晚熟的孩子,晚熟的孩子都是天性善良的人。直到被孤立的被欺负的被骗的被背叛的被辜负的被误解的被践踏的……那些我们一生中可能会经历的伤害,她一样没落下都一一尝过,也一一挺过。那些年的落魄、厌世、无数次深夜里的悄悄痛哭,然后继续活下去,继续受伤,悄悄流泪,悄悄咽下,再逼着自己继续活下去。这些,父母不知道,具体说他们意识不到。因为她从不在他们面前哭泣,天大的委屈从不倾诉不宣泄,聚少离多的日子里,她也是强颜欢笑,只有在背转他们的那一刻,眼泪如注。为什么想起他们会流泪,为什么在他们面前心会疼却要憋着眼泪?从不表达,但是她内心清楚,那是因为爱呀!她爱他们对她的爱,虽然方式有很多疏漏,她心疼他们的良苦用心,像多数心疼父母的中国孩子一样,甚至更甚。   她也想孝敬他们,比如过年过节给点钱,添置一些家用,但是他们总以“她不容易”为由,她的很多表达孝心的机会都被拒绝。从结婚到离婚,从租房到有自己的房,父亲从未在她家吃过一顿饭,也不会停留多时。哪怕是刚好赶到饭点,哪怕是她已备好食材,父亲也还是决定去就近饭店完成一餐。是不是越年长,亲子之间的隔阂越大,距离越疏远?明明都深藏着爱,为什么一走近就是互为冷淡?她在父亲面前以前还会述说,现在多是沉默,她觉得父亲对她的指责评判,早已多过对她生活的关注。父亲的言辞,更多的是关于她的对与错,置于道德高地各种框架标准。她在家里的任何一件大小事,都会被父亲解读为“对”或“错”,并深究一步“为什么会错”,就像坯子里就是一个“错根”,她平常的事都成了他们眼里的瑕疵,平常说的一句话,也被母亲咬文嚼字挑毛病。当然她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死犟死犟的小幼稚,觉得有理就要争辩下去,如今不但不争辩了,连话也不多说了。因为不管说与不说,辩解与不辩解,她最终还是要被扣上“不对”的帽子。细思极恐,她觉得跟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她时时刻刻都活在被PUA里。尽管知道这不是自己的问题,连活着都是错的沮丧,还是如阴霾笼罩在心头。   而她何尝不了解父亲的个性?堂堂正正、以身作则一辈子,凡事严谨、要求完美,太注重形象与准测。有些人的光环,有时候也成了死穴。她不光流着父亲身上的血,根性里还有着很多跟父亲一样的东西,她跟父亲一样,有丰富的文艺细胞,有文字敏感力,有活跃的思维想象力,对事执着而专注,都多愁善感,都追求完美,都好面子。她一直都知道,她是最像父亲的人,从小都知道。可是父亲他知不知道这些呢?好像他们从来不曾发现。而她从小不同于其他孩子的天赋,那些闪亮亮的小梦想小爱好小特长,只会被大人认为“不正常、无用、病态”,于是很多东西被从小扼杀在摇篮里,不被看见,更不敢去争取。终究,思想里的那些小星星,被岁月一点一点地冲淡、磨平、消逝。如今,她也开始慢慢地活成了自己,却也永远地,丢失了自己。   很多次读张爱玲,读萧红,总是满满的心疼与惋惜。最有才的两位女子,被后来的读者们褒贬不一,有敬仰有唾骂。她们是爱情的种子,把对一个人的依赖当成生命的花火,奋不顾身飞蛾赴火,热烈与执着,却终究活的没有自我。为什么越小时候缺爱的女人,越在成年后的感情里爱的不遗余力?以至于没有判断是非黑白的智力,往往最后把自己烧成灰烬,伤到体无完肤。文友在邮件里回她:梅子,你比她(萧红)优秀,她英年早逝可悲可叹,但最终她也没有明白,自己心里的死结,自己悲剧的源头。而你已经懂得自己,所有的过错和荒唐皆是一颗心一直在寻求和靠近温暖,认识自己,以后才会更爱自己,向光的方向而去。她想,这也许就是文字的力量。哪怕素昧平生,茫茫人海,终究能遇到灵魂共鸣的人,几句话一篇文,即能读懂对方,不需要过多言语,便明白她内里所伤心之所向。彼此几句简洁邮件对话,没有过多寒暄与讲述,她亦能意会文字后面的很多信息。正能量的互通,是向好的最大抚慰。她们依然纯粹,依然坚定地相信并向往爱,但已经不会再祈盼和垂怜那一点可怜的微光了。面对自己的弱点和短板,学会接受,曾经的怯弱、卑微,终会被自身一点一点的力量所覆盖。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