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术争鸣 >

日月为明,容光必照

时间:2018-05-20 00:48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光明和晦暗的部分,如日如月,执障与觉悟,一体同源,和光同尘,它终将被人证得。”

这是读完《日月》体悟最深的一句吧。

正所谓日月为明,明者为觉,觉而后悟。生而为人,便不应泯灭原本的灵性之光。索南次仁在尘世颠宕浮沉,兜兜转转三十一年。当他阅尽红尘百态,看透世俗欲念,终是重返西藏,朝觐在那依旧净空的圣土之上时,他那颗空灵的本源之心便也如奉持的莲花一样,开在了佛前吧。

是的,无论是索南次仁还是尹长生,都真真正正接受了一场盛大的灵魂洗礼,世俗执障已是摆脱,内心的沉涌跌宕也终换做静默沉淀,无波无澜。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早已是心如明镜,情,如日月。

安意如说,她以磕完十万长头之心,写完此书。而我,也是克制了以往的浮躁骄矜,以一副虔诚之躯,静默沉醉,读完此书。

没有想象中小说该有的跌宕起伏的情节,却只是清丽典雅的散文化语言,氤氲着干净纯美的淡淡禅意,就这样慢慢缭绕开来。光阴回流,娓娓阐述,现实回忆,情节交错……仿佛置身如莲般超脱的圣地,不等回味却又陷进如水般难解难分的俗世,困缚纠缠……西藏之空灵沐我之灵魂,尘世之破碎撕扯我的心。

心魂与小说中的人物深深联结在一起,慢慢读得,《日月》,便是讲述了一个藏地青年三十余年浮沉与回归的故事。

索南次仁,生在西藏,长在西藏,六岁时被一个叫尹莲的女子收养,唤名尹长生。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长生,也是藏语索南次仁之意。他跟随尹莲来到北京,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学习,融入现代大都市,随后求学,经商,却又经历情感挫折,渐渐迷失自我,三十一年人世沉浮,让他看透俗尘冷暖,超脱自我,最终重回西藏,寻根故土,日月为明,容光成照。

是啊,这流浪的尘世,多少人心醉神忙,能在有生之年,找到心灵的皈依之所,无论是一地,一人,一事,便已是至深福德。安意如怀着对西藏的虔诚与情感,五体投地在山麓,历时四载,作此长篇。今我有幸拜读,便是懂得并且深信,人生确实是一次长途跋涉的旅行,而我们,要在这凡尘俗世中,经历得起得与失、苦与乐、悲与喜、亲与疏、怨与怒,甚至,生与死,更要在这万千变化的风景与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使自己长年累月在这个荒芜世间饱受蹂躏的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灵气的柔软。。

尘缘倥偬,万千过往皆风尘。

关于《日月》,有人说,索南次仁的今生,恰似仓央嘉措的今世。我也读过很多关于这位六世达赖喇嘛的文字,却还是勘不透他的思想与灵魂,一个有着至高权势的佛教喇嘛,偏要挣脱樊篱,追求平淡,超脱红尘又深陷红尘,以身试情却又为情所伤。“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吟咏出如此长情诗篇的人,他的内心究竟是一位僧者还是一位情人?难解。我只知这一世,他是长生,是索南次仁,不是仓央嘉措。他在世俗中自我体悟,完成修行,心性得到彻底的自由和圆满。

而书中那些隐约着淡淡禅意与哲性的句子,晦涩而明净,荡涤了我的灵魂。懂得并不意味着放下,放下才是真正的懂得。索南次仁做到了——日的光明,月的晦涩,执障与觉悟,在他身上被证得。

我只祈愿如日若月的他,也能骑着梦中那只忧伤的豹子,冬天去人间大爱中取暖,夏天去佛法中乘凉,成一世长安。。。

正如书中所说:“光明它如日如月,不曾消失。”

我想,日月为明,容光必照,它照进我们的心灵的每个罅隙里,那份空灵亦不曾消失。。。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歌尽桃花扇底风

    满满是旖旎的江南风情,”戏曲中涉及到扇子一定和爱情有关,删减到三个小时,偏是学...

  • 与其羡慕,不如学会嫉妒

    认清自己,那些羡慕别人的人往往一边羡慕着别人,认清自己,羡慕者往往接受了自己的无能,...

  • 慢浸为毒

    一个年轻人学习养蜂产蜜量高的意大利蜂,自从引进意大利蜂后,土蜂出现了大量死亡,他赶...

  • 《我有一个梦想》

    既要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每一个普通的人买你一件商品或服务,才有你几百亿市值的公司,...

  • 老榕树

    能躺能坐能运动,跟我捉迷藏;幽蓝的天空,只有我和他静静的欣赏,仿佛这夜是我们的,夜色...

  • 那年青涩

    他长得不错,我不知道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他的,他也并不知道我那时喜欢着他,我也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