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军警】忙秋(外一篇)

时间:2020-04-01 00:09
  ◎忙秋      十年前,每到芦花飘飞苇叶黄的白露时节,人们都要说;“大秋到了!”,那时,庄稼人常说:忙就忙在“大麦二秋”,他们把秋收叫大秋,把麦收,叫“夏收”。看来,他们心里的秋收,才是一年之中最大的事。从春天的“春种一粒粟”,到夏日里的“汗滴禾下土”,这样的寒来暑往,不就是为了“秋收冬藏”吗?这时节,忙乎才更觉得有滋有味。   我是在农村里长大的,如今住进城里了,可每当秋日大忙时,还是要回到故乡帮着乡亲们忙乎几天。在我看来,几年前的农家,至少有三个“非忙不可”的农活儿。一是在大田里;二是在菜田里,三是在农家院里。   如今的农田里,主要的庄稼就是玉米。入秋了,在萧瑟的秋风中,一人多高的棒子秧由绿变黄,足足有半尺多长的大棒子,鼓溜溜的,沉甸甸的。此时,就要把它们掰下来,装上车,运到家里。结角的黄豆、红豆、绿豆、豇豆,要用飞快的镰刀割下来,运到场上。红高粱,要掐穗。地里的花生、红薯,要用镐刨出来……那可纯粹是力气活儿!   菜田里的萝卜,长得有模有样了。大白菜正在疯长,需要浇水,施肥。豆角架、黄瓜架、西红柿架,已经完成了它们的使命,拆下来,码放好,以待来年。倔强的丝瓜,绿生生的,很有耐寒能力,想和菜畦里五颜六色的大辣椒相媲美。躲在篱笆底下的老倭瓜,傻南瓜,不声不响地等着人把它摘走……所有的这一切,全都要忙乎呀。   再看看农家院里,带皮的玉米堆得小山似的,弥漫着一股股清香的气息。家里的妇女、放学的孩子们,把棒子皮一个个地剥下来。干一会儿,喜滋滋的,时间长了,胳膊酸疼。我剥过,很费劲儿,手也磨得好疼。省事一点儿的是黄豆、红豆、绿豆。用碌碡把干黄的豆荚轧碎了,豆粒儿就掉出来了。用簸箕簸一簸,就能装进口袋里到市场上卖个好价钱。   好一个秋收时节。我想,农家的忙秋,和文人们的赏秋是截然不同的。刘禹锡的“我言秋色胜春朝”,是在欣赏秋日天空的高远;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是借季节哀叹个人命运的悲凉。纵观唐宋诗词,很少见到秋日的农家之乐。农家的忙秋,是农家品尝到了收获时的喜悦。他们会满怀深情地表达着对大自然赐予的谢意,对国家多项惠民政策的满足和感激。   如今的秋天,农家自然还是要忙的。但是,由于农业机械的使用,劳动强度大大地降低了,原先琐碎又累人的农活儿,渐渐地被机械替代了。不用掰棒子了,不用剥棒子皮儿了,不用搓棒子了。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呀。   农家秋日的怡然,正是党的好政策树起来的一座丰碑。我身边的乡亲们,满心喜悦,期盼着未来的好日子!      ◎品尝糖炒栗子       几场秋雨过后,北京的天气明显的凉了。秋风起,百果香,蟹脚肥,菊花黄。此时的人们走上街头,最让人心里暖和的,就要数糖炒栗子的香味了。一个大锅。中间有个铁棍子。来回地搅合着,大锅一旁,一两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手握铁锹,也在忙碌地翻动着锅里圆溜溜的栗子。栗子油汪汪的,热乎乎的,喷着香味的栗子。这香味很特殊,好诱人。不少人排队抢着买。糖炒栗子的香味,嗅一嗅,确实让人满口生津,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北京周边的郊区,光从树上结出的果实说:就分别有怀柔的油栗、,房山的柿子,密云的小枣、平谷的大桃。延庆的核头,通州的大樱桃......那时绝对一流的。在这里面。栗子是最有特色的,吃到嘴里是最费功夫的。也是最耐琢磨的。首先是要搞熟了才能入口。尽管可火烤,可水煮。但糖炒栗子,不仅是技术,简直是艺术。很早的年代,栗子大概是烧着吃的。成语“火中取栗”的故事。我怀疑是山火让先人发现了美味的栗子。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样,第一个发明糖炒栗子的人,需要肯琢磨,敢创新,有胆识,起码了解粗砂、糯糖房子一起加热,对栗子味道的特殊作用。形成一种工艺。自然还要在糖的出现以后。   糖炒栗子的第一个优点是通体油亮,仿佛穿了一件漂亮的外衣,看着就顺眼。其次是果瓤瓷实,如同大枣,能充饥解饿,当粮食吃;据说可以磨成面,蒸成小窝头,还据说晚清的慈禧曾经吃过。如今,栗子进入菜肴也不新鲜,栗子鸡就是一例。糖炒栗子的第三个特点,是那炒锅香味,在肃杀的秋天,在瑟瑟秋风中,那香味有着特殊的韵味,似乎无法替代。其味道,栗子瓤的味道也很别致,说她甜,不怎么甜;说它硬不怎么硬,新炒的不怎么硬,说它软。也不很软。邮局歇后语说,就叫做“老何家的女儿嫁给老郑家了那就叫---正合适”。第四要说说包装了,在各类干果只有栗子最需要包装,最讲究包装。过去时代,商家的包装又快又美。用软纸把热乎乎的炒栗子包成方形,有棱有角,很结实,还带着提溜,便于携带,也可以送礼。如今的包装就更讲究了。一个长方形的纸袋,正面赫然有一个紫红色的隶书“栗”字,两边的八个字是“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在底下,还有提示:大意是“热栗不可直接入口,大概是防止烫伤嘴唇吧,若是凉了,可放进微波炉,重活20秒即可,”看看,说的多全面,真的是关怀备至了。   栗子品种并不单一,我所知道的除了油栗,还有茅栗和板栗。栗子多产于北方,以怀柔到遵化的一袋燕山山脉品质最佳。色彩鲜艳、口感也好。出口量最大。据报载,栗子的历史也很悠久,北宋大文豪苏轼,南宋的陆游都有记载。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苏子由服栗法亦是取其极干者耳。然市肆皆传炒栗法。余幼时自塾晚归,闻街头唤炒栗声,舌本流津,买之盈袖,恣意咀嚼,其栗殊小而壳薄,中实充满,炒用糖膏则壳极薄脆,手微剥之,壳肉易离而皮膜不粘,意甚快也”这些记载是否属实,不好考证,但今日的科学考证是栗子有补肾强肾的作用,是比较可信的。   有一句歌词:“樱桃好吃树难栽”,我改了一句,栗子好吃皮难剥。后来我才知道,剥栗子先要在小刀在凸面划个印痕,再用手指挤压两侧,栗子就如同打瓜,中间裂开,果瓤全出,让你大块朵颐。其实,栗子也是可以煮着吃的。前几天,我去密云山里转转,看到路边有卖生栗子的摊贩。随行的几个人都买了不少。我问他们,何必不买糖炒栗子。他们说:“煮着吃的味道也是不错的,省钱,少糖。”我才知道栗子还有这个吃法,,这是原汁原味的吃法,自有栗子的清香。大概栗子树是野生的,与清风明月一样,是大自然的馈赠,无需花好多钱去买。但我心里,还是喜欢糖炒栗子的味道,那是秋日街头的一道风景“栗香前市火,菊影故园霜。”多惬意,诗意之中透着市井的烟火之气。   糖炒栗子,看上去很美,滚烫的热栗子,红得发紫,紫得发亮,勾人食欲,其实,壳外那层糖衣,是给食客看的。这也算是一种包装吧,不过想的很是奇妙,对于糯糖,似有若无,不露痕迹。没有若干次实验是不会让这美味大饱口福的吧!   今年的中秋节刚过一个整月,九月的美食--糖炒栗子又走上了街头。窗外传来卖栗子的叫卖声,我只好停下笔,还是快去买心中的美味糖炒栗子吧!      2116.10.15 李冬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