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江南】 温一壶月光沏茶 (随笔)

时间:2020-04-26 21:56
  一、文人墨客赏月时   ——读郎强《温一壶月光沏茶》有感   大作家雨果说过这样的话:比陆地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广阔的是心灵。著名女诗人舒婷在那首优美的《童话诗人》中也写下过箴言般的诗句:“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很大很大”是的,人的心灵确实博大宏阔。   但是,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人的心灵并不是一只大而无当的铁质窗口,虽然可以装下“万古荒凉的沙漠驼铃,”“浩深的大海里小舟航行,”“梦幻酒鼾的舞厅”......但是,由于“被淋湿了翅膀”,“便只能疲惫的飞翔”,便找不着栖身之地。可见这世界最博大的心灵又是多么样的敏感、脆弱、易于破碎。所以当我拜读了著名诗人郎强那篇题为《温一壶月光沏茶》的精美散文之后,让读者自然想到的便是,由于文人墨客的那种心灵广大,才惧怕孤独而渴望丰富,才寻找充实而回避冷清;才更需要善良的关注理解的宽宏、挚爱的抚慰。因此,诗人郎强以独特的感受和潇洒行文构筑了这篇悠婉感人的文人墨客之间的那种让读者心旌为之摇动的经典心曲。   《温一壶月光沏茶》这篇优美的散文,从标题制作的本身就特别富有诗意,用新型的文学语言叙述了一群文明诗人仲秋之夜于高尔山古塔下吟诗作画时的侠义情怀,饮茶赏月的那种优雅情境。那种情境交融的场景描写,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让人们感到,心灵正是因为其博大才这般出神入化。   当然心灵的充实并非排斥苦涩,心灵不是漏斗,不能筛去泥沙和独留的珍宝,然而,人的痛苦与失望,悲伤和遗憾,确实丰盈心灵的珍贵釉彩,它们与欢乐、幸福、甜蜜、美好一样构成心灵的精神的斑斓画幅。   所有我想,还是不要将“仲秋之夜用月光沏的末倒掉的茶叶”轻易倒掉为好,茶叶可以倒掉,但余味却永驻唇边的。文人墨客最难得的是温一壶月光沏茶,坐下来,明天依旧迈开青春的脚步,像希望朋友走进自己的心灵一样,也真诚的走进别人的心灵。   心灵,是去充实分享爱与友谊。这是编者、作家、读者共同的心声,也是这篇美文的精妙所在。      二、心灵的天空格外蓝   ——读蓝狐《节日里的心情碎片》有感   中国素有散文之邦的美誉。无论是古代散文,还是现、当代散文都以它自身的发展轨迹,成就辉煌,独特的艺术和美学特质成为中国散文百花园中的奇葩。恰如长江、黄河流贯在华夏大地上一样。散文这种独有的文学样式,也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现代许多优秀的散文创作,可以成为读者提高写作水平的范本。尤其是在广大文学爱好者中间,想将自己的一生献身于散文创作的人,毕竟是不会太多的,但是只要他们写信、写日记亦或发电子邮件,事实上已经在和文学打交道了。阅读一些优美的散文作品和鉴赏文章,对广大读者和文学爱好者是很有用处的。   一般来说,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应当做到内情与外物的高度融合。内情,即作者在特定情形下发生的独特感受、情绪、心态等;外物,即指作者借以展示内情的各种依托之物。近日,有幸拜读网络作家蓝狐先生的一篇题为《节日里的心情》的散文。阅读之余让读者深深感受到,无论从哪个审美视角去看,都觉得这是一篇将内情与外物融合的天衣无缝的散文佳作。   开篇伊始作家便将读者引进一种辞旧迎新的情景之中;“除夕那天我回首看向过往的岁月,仿佛蕴含了或甜或涩或苦或苦或酸相互杂糅的滋味。再抬头看看明天,春节的彩灯和爆竹的纸屑遮掩的。依然是憧憬之后的朗然,泪光忽闪......多么想啊,这浓浓的节日氛围终于会把我空落的心情充填起来。并因了一股新美湖讯的到来,而让心中陡然爆裂出无穷无尽的璀璨,欢声雷动。”   从表面上来看,作家的这种独特的写法颇有些无拘无束信马由缰了。然而由于作家已为这种心态找到了一个最为贴切的、最恰当的依托对象——心情碎片,当他将笔墨倾注于对心情碎片的抒写的时候,作品的主题也就向着心灵蔚蓝色的天空振翅飞翔了,当然,在作品中那依托之物并不是僵硬的、不变的,它在作家的情感驱使下,不断地变换着形态、角度和时空位置。它的情感成落使得作品的内涵愈加丰富感人了。而更加可贵的是,在这一精彩的段落叙述中,作家把内情与外物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写景即写情,写情亦写景,着墨不多,却创作了一组情景交融的、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   接下来,作家笔锋陡然一转,又捡起几枚节日里的心情碎片:梁咏琪、柯以敏的歌声;一种不喜欢鸣叫的鸟以及人世间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情。徐徐渐进地将文章的主题一浪高过一浪的推向波峰浪谷。   这篇《节日里的心情碎片》的经典散文,描写的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心理活动。文章初看,似乎在写一种愁绪,其实不然,如此“心情碎片”确实很蓝,“如此心迹”之旅,是多点一线的诗意美的巧妙融合与娴熟贯穿。但是,更值得读者朋友注意的是,作家笔下的一线心迹,却是含情落墨的:“其实,歌声听到这里,我哭的已不能自持,再说不出话来......”文末收篇。然而,却给读者留下了久久回味的余韵......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