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晓荷·梦】过砀山(征文·散文)

时间:2020-02-25 01:15
     所有的人类文明都是和水系相关联的,砀山也不例外。古老而雄性的黄河曾经漫延过它,后来转身走了,只留下一望无际的澄碧和站在岸边可以撩拨思绪的记忆。而记忆总是在熙熙攘攘的过往里穿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砀山曾经是黄河的一个驿站,而每个人在古黄驿站独立,不能或缺的一定是那思古之幽情了。站着,可以看的很远;而坐了,会更深沉而执着。因为这是古老的一方水土。   砀山曾经是古战场,因为那座依然在的芒砀山可以作证,还有《水经注》上说的:“获水又东,迳砀县故城北,秦立砀郡,盖取山之名。”后来,山分了南北,一头落在河南,一头落在皖北。大约都是属于黄淮海平原吧,这古来兵家必争之地。五代十国的时候,叱咤风云的梁王朱温就出生在这儿。盛唐的那会,“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也曾经慕名而来。李白是素有雄心大志的,只是他失意的时候只能留连山水了,所以他往往借酒浇愁,自娱自乐的。在砀山的某个历史的街角,如今还留下有诗人当年嬉戏宴乐的墨痕。此外,在电视剧里红火的名相刘罗锅、国画宗师齐白石等,他们的祖籍地都是在这儿。有山有水,交通便捷而历史沉淀着,是一定会出人才的。   除此而外,砀山还盛产梨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花自缤纷,而果香四溢。《庄子》说,砀山是酥梨的故乡,已经约有3000年的栽培历史了。它在地球上的经纬度及与太阳的夹距为21度处,据专家考证,是中国大陆果蔬生产的最佳地理位置,特别适合耐旱、耐涝、耐瘠薄的酥梨生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梨品甚多,俱为上品,可治百病。”而砀山酥梨皮薄多汁,酥脆甘甜,果实硕大,黄亮型美,更兼有消渴生津,化痰润肺,止咳平喘,清心解毒等药用功效,被历代医家誉为“果中甘露子,药中圣醍醐”,明清时候即为贡品,也就是说要进献给皇宫里面的,足见它的好是有历史依据的。   在每年的梨花开放时节,很多人都会来看梨花的,并且已经渐渐成为时尚了。静静地守在那,看一朵花的开放,渐次舒展,吐蕊飘香,绚烂之极。相信花都是有精魂的,知道为谁开,又为谁留……   不仅如此,砀山梨既好,还多。1958年8月间,毛泽东同志视察砀山,他说:“你们这里的土壤适宜栽植梨树,今后要大发展。”砀山人在一种理念的支持下,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终于把昔日的盐碱沙漠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果园,水果年产总量达到15亿公斤。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建议并由安徽省政府批准建立了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全国首开先河。2002年10月,砀山酥梨原产地域保护在首都北京通过专家审定。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砀山酥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年8月20日,第一批加贴专用标志的20吨砀山酥梨远销意大利等欧盟国家。2003年起,取代阿根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梨出口国,年出口量达35万吨,占世界梨出口总量的19%。因此,砀山又有了“梨都果海”的美誉,2010年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砀山人解放了思想,开始谋划一年一度的梨花节和“中国果蔬加工论坛”了,以梨文化搭台,唱富民强县的戏,招惹得一拨一拨的外地客商往砀山跑。砀山的外来投资企业一天天地多起来,连一些老外也“ok、ok”地到砀山来捞世界了。   其实,更早的“老外”,是如今集聚在此的穆斯林们。据介绍,砀山全县除汉族外,回民算第二多了。在县城清真巷里就有个清真寺,据说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也许凑巧,也许每天都有吧,我们经过联系终于见识了他们和她们的“礼拜”,还有正月十五夜闹元宵的时候,回民们每年一度的“揉花”大戏。参与人数多则10余人,少则也要6人左右。是把一些捣碎的铁屑和自制火药掺杂一起放在一个铁笼中,然后由一个力气最大者掌握中间,其余人员各负其责,进行转动。转动的越快,烟火越绚丽。围观的人群成千上万,拥挤得街道不能行车。这是叫“揉花”么?当地人各有说法。是否为穆斯林们的民族独有风俗呢?一切有待专家考证了。   如果要了解这一方水土一方人,最彻底而实在的法子,就是他们的民俗了。我始终以为要深入一些民族的内心,是非了解民俗不可的。民俗是一种活的化石。而这些,在每年一度的“梨花节”期间,就能见到很多的民俗表演。活动期间,百班唢呐闹腾着砀山全城,梨园里面组织有武术表演,民间的沙滩斗羊、斗鸡等游戏比赛,地方戏曲四平调曲韵悠扬,狮子旱船舞也别具特色。   人们以梨会友,以节促商,并且是越做越大了。尽管砀山人还不是很富足,可是砀山人一直在努力,也懂得春种秋收的道理。这似乎就已经足够了。   砀山千秋,梨花飞舞,好风景都在这样的地方。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