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天涯】清明,刻骨铭心的思念(散文)

时间:2020-08-31 00:15
  又是一年四月雨,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节,又是一年相思季。   清明,在中国这个辽阔的地域,南北差异很大。清明的习俗也就很多:有为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有踏青植树插柳条,踢蹴鞠打马球荡秋千,有祭祀扫墓寄哀思。在我们这里——北方的北方——黑龙江,清明时节春意初显,清明最浓烈的习俗就是祭拜先人了。所以,对于我们这里的人来说,清明,就是一个寄托思念的祭祀的日子。   一到清明,我们就会想起杜牧的那首《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们这里的四月也是少有的雨纷纷,但这天路上的行人,却真的是“欲断魂”——那是祭拜故去的亲人的人们脸上哀思之心魂。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不由地想起我的父亲和母亲,思念二老生前的点点滴滴,音容笑貌,还有那谆谆教诲,深深的爱……这种思念,是情不自禁的,是刻骨铭心的!   父亲去世时,我十二岁,还不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印象中,父亲清瘦,高高的个子。父亲读过五年的私塾,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我刚上小学时,他就常常教我写字,那个时候写毛笔字的不太多,我就是从父亲的指导中知道写毛笔书法的起笔,行笔和收笔。在指导我练字的过程中,父亲一向是耐心,细致的,从不记得父亲和我发过脾气,父亲不是个严父的形象,可他对我们的要求一向是很讲究原则的。   在学习中,父亲常说的是“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且要“温故而知新”;在举止上,父亲常说的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小节上,父亲常说的是,“食不言,寝不语”,“男子汉要一言九鼎”……父亲的这些教诲,一直深深记在心底,以至于我这个在未成年时就失去双亲的孩子,从没有被人说过“有娘养无娘教”,人们都说我是个懂事知礼节的孩子,这与父亲的言教不无关系。   父亲离开我已四十年了,父亲留给我们的不是金钱,也没有财产,父亲留给我们的是教我们做人和处事的原则与规范。让我们受益终生。   在父亲离开我们五年后,母亲又撒手人寰。   记得送母亲入土那天,村上几乎每家都有人来送母亲最后一程,这缘于母亲的为人。母亲是个热心肠,在村上,每家每户有什么大事小情的,母亲必到。每家若是有个什么小难小灾的,母亲必以她的热心去帮助、安慰。就是哪家有个修墙垒垛有帮工的乡亲,母亲都去帮着做饭、烧菜,还会摘上一蓝子青菜,送去一片心意。   父母是闯关东的山东人,母亲有一手蒸馒头的好手艺。记得那时,每逢过年,再穷的人家,都要蒸上一两锅的馒头以备过年吃的细粮。村上只有我们一家是山东过来的,村上的人都很羡慕母亲蒸出来的白白的,暄腾腾的“山东”大馒头。用母亲的话说,村上人家蒸的馍都是用碱起面,蒸出来的馍黄黄的一股碱味儿。这样,一到过年前几天,母亲就东家指导,西家传授,告诉婶婶大娘们怎样地发酵面,发酵出来的面蒸出的馍才好吃,好看。那个能吃饱肚子的年代,人们没有“营养”与“养生”二词的概念,用现在的话说,这样的“山东”馒头应该是更益于消化、养生吧   由于我们家孩子多,买衣服,在那时是个不敢想的奢侈。母亲自悟了裁剪的技艺。这样,村上的大多数人的衣服出自母亲的剪刀下,都是母亲给裁剪好,他们拿回去自己缝制。也有家里孩子多的做不过来的,母亲就会紧紧手,给缝好再拿回去。从我记事起,就没看母亲闲过一刻,一日的三餐,家里养的鸡、鸭、鹅、猪,还有我们姐弟七人的换季穿戴。   弹指一挥间,我是七姐弟中最小的一个,也到知天命之年。可父母健在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是思念以往的家事,越是思念起已故的父母,更是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子欲孝而亲不在”,是我终身之撼事!   清明将至,买些纸钱,祭典天堂里的二老,也是稍慰一下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吧!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几何,人生看得几清明?父母为我们操劳一生,人生苦短。父母的生命,我们延续!愿父母天堂安息,保佑我们平安健康!   愿上苍感召父母,若有来生,我还做您二老的儿子,补上今生今世愧于父母的养育之恩。   清明时节雨,思念父母泪。成文祭二老,字字儿膝跪!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