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丹枫】孔子说他有文学两才子(散文)

时间:2020-09-17 00:31
  孔子说,文学:子游,子夏。   文学是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本文说的“文学”是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典籍,不完全意义上的现代文学概念。现代文学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现代文学又称语言艺术。据说,文学带有阶级性,但欣赏文学作品没有什么阶级性。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跨越时代性和阶级性,只有社会认同性,而且具有一代又一代的继承性,赞叹性和欣赏性。   本文的“文学”一词,是在中国文化中最早的用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更早的。这也许是孔子的哪一个弟子的首创,也许是孔子的一次口语,被有心的弟子记录下来了,作为孔门四科之一。自从本文出现“文学”一词之后,在宋之前没有引起社会注意,宋代有人把“文学”作为三科之一,另外两科是玄学、史学。汉代,魏晋唐代把“文学”作为官名,称文学或文学史。近代意义上“文学”是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有“大众文学”和“文学期刊”出现。   本章说的“文学”是指子游、子夏有“文学”的爱好和特长,他们很有可能对《诗经》、《乐》有特别的专长。在春秋文学中的诗歌和音乐是搭配在一起的。无诗没有乐,无乐没有诗。孔门学府起家于诗歌,成就于礼仪。诗歌是文化,文学。礼仪是制度、政治。文学是文化修养,礼仪是政治的修养。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生于公元前506年,不知什么时候去世。春秋末吴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与子夏,子张同为孔子晚年的著名弟子。二十多岁出任鲁国武城宰,实行礼乐教化。其后讲学授徒,门下有不少弟子。据史子游晚年讲学授徒向长江以南发展。   子游出生地,经后人从大量史料考证,他生于江苏常熟。他是孔门弟子中唯一的一位南方学子。常熟虞山现有“言子(子游)墓,石牌坊上写着“南方大夫”,“道启东南”。常熟有“子游”菱,“文学”桥名,相传至今。常熟历史博物馆有关言子的陈列中,有“言子游学传道往还示意图。”图上明确标着言子年轻时从家乡常熟出发,直抵鲁国曲阜,拜在孔子门下,后又周游楚、卫、晋等国,晚年在他六十岁时,即公元前446年偕孙儿言丰重返越国传道的路线。   “奉贤县”因子游而得名。上海奉贤县(现改为奉贤区),是子游传道讲学的最后一站。奉贤,古亦称海隅。子游在著述中盛赞“海隅虽斥卤(煮盐、晒盐)之地,然敦本重学,世及莫及。”由此奉贤人敬贤尚文之风而名播江南。时代车轮滚到了1724年(清雍正二年),江南因财赋重地,“松江府华亭分县曰奉贤。”1726年首任奉贤知县上任。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在《重修文庙碑记》中指出:“邑以奉贤名,崇文敬也,先贤言子实启之。”1878年(清光绪四年),在《重修奉贤志序》中指出:“奉贤县相传以言子得名,谓言子尝至其地,邑人相与奉之也”。上述史料证明,奉贤县因子游来奉贤讲学布道而得名。子游是南方第一才子。孔子辞世时子游只有二十七岁左右,终身拜孔子门下十年左右。有人估计,子游大约六十一岁左右去世。从这一时间上推算子游收徒授教三十余年,他的门生应该是不少的,大江南北都有他的门生。从地域上看,他传播孔子学问最广阔。海隅(奉贤)当时处在未开化蛮夷之地,子游敢于向蛮夷地区传道,这是要有政治文化眼光和勇气的。同时可能他也发现海隅盐业很发达,相对经济较富裕,传道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也许可能是海隅盐贩子到常熟向他介绍过海隅人文地理,使他发生了传道兴趣,近六十岁的子游,不远百里到海隅在民间讲学布道。海隅盐业人民对子游百般殷中,以宽大胸怀迎待贵人子游。从此海隅得贤而闻江南,后奉贤而由此而得名。奉贤就是逢贤人到来的意思。子游到奉贤传道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站,他只这一站没有白来,奉贤人民祖祖辈辈传颂着他。尊贤是奉贤人民的优良传统。2006年奉贤政府还组织子游考古团,专程到常熟考察了解,向子游墓、碑举鞠躬礼。情念古人,不忘先师教诲。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公元前507--前400)。小孔子四十四岁。子夏活了107岁,后人对此有怀疑,逝世时间是否在公元前400年?但可以肯定子夏是一位长寿者。春秋末晋国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西南人)。曾任莒父(今山东高密东南)宰。以文学著称。子夏才思敏捷,悟性很好,研究学问有独到见解。据说,对《诗》作序,传《易》,传授《春秋》等。孔子死后,至魏国讲学,历史上有名的田子方、吴起等受业于子夏门上。后曾任魏文侯之师,影响极大,而且很好。后汉书上说《诗》、《书》《礼》、《乐》定自于孔子,而发明章句,始于子夏。一说,卜商是卫国人。卫人以子夏为圣人。子夏与孔子谈论诗歌,子夏认为人的忠信是美质,而礼文是修饰。孔子说,像你这样能以推理联想的人可以与你一起来讨论诗歌了。孔子对子贡说,子夏缺点是有点拘谨,作为人才来说有的不够完美。孔子看出了子夏还有什么不足,对子夏说,要立志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孔子死的时候子夏只有二十八岁。子夏没有做小人儒,他对孔子的文化发扬光大,是个大儒,一生正气。论文才,在七十二弟子中子夏可以名列前茅,对《诗》、《易》、《春秋》的解读,有的章句不亚于孔子。   孔子早期时,对子夏并不十分看好,也许子夏太年轻,对他要求严格了一点。子夏在孔子眼中,在七十二弟子中属于“三等生”。孔子没有料到这个“三等生”做出了比一等生还要光大的文化业绩。要是没有子夏,孔子删定文化典籍在历史上可能要大大缩水。子夏是个孔门中大才子,后起之秀。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