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凤凰】母亲的忘年交(散文)

时间:2020-09-17 00:29
  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去年曾写下此题小文晒在朋友圈,今天母亲已去了天堂,心中的酸楚无以言表。之后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声音了,留下无尽的缅念。   母亲是一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越剧迷。迷到每天要在一个不离身的半导体收音机里准时收听越剧唱,迷到打开电视机就要调至戏曲频道,亦或在娱乐频道里的名家名段寻找绍兴戏节目。她不但听、看,还会一段一段地哼唱;说起越剧,什么10姐妹,什么袁派、徐派、戚派,毕派的,以及《梁祝》、《西厢记》、《红楼梦》等一些剧情片段记得滚瓜烂熟,一听便说得出哪派唱腔,甚至为一些越剧名家的身世亡故扼腕叹惜。   由此,她在20多年前看戏时偶然结识了两个痴迷越剧的年轻人,一个欣赏毕派,一个喜欢戚派,他们的演唱功底逼近圈内专业演员,曾多次在区、市文化宫和大舞台参演,博得戏迷们的鼓掌喝彩,他们并还收了一帮学生。而只要有演出,就会告知母亲接去看演出,母亲会约几个老戏迷朋友购票去捧场。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感情日积月累,越发深厚。两个年轻人平时左一个“鲁阿姨”右一个“鲁阿姨”地叫得很是亲切,常常电话母亲,问寒问暖,或通知老人家看戏。   两位年轻人,一个年龄稍大的小赵双亲早逝,一直把我母亲认作他的母亲;另一个小陈,父母随单位内迁至江西,因自小热爱越剧辞去一份不错的工作返回上海学唱越剧;两人爱好相同,感情甚笃,亲如兄弟。然而也因为非科班出身,尝尽戏路之难,却矢志不渝,一路百折不回前行。   早年有一夏夜,看完戏两个年轻人送我母亲回家返还,途经一个建筑工地在工棚水龙头下冲冲脚,被几个民工撞见,误当小偷冤揍一顿,打得两个老实本份的年轻人鼻青眼肿。母亲闻悉,急得马上找到在辖区派出所外来人口办公室工作的我妻子,请主管民警出面解决,责令包工头赔偿了医药营养费,并当面赔理道歉。这一事,使两个年轻人十分感激,从而更增进了与母亲的感情。   自那以后,他们几乎每逢节假日都会去看望我母亲。   如今两青年步入中年,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仍热衷于越剧事业,而平日里老母亲也时常关心提起他们。去年重阳节小赵俩发我微信红包,托我给母亲买点她爱吃的,这又使老母亲心花怒放了好了几天,絮絮叨叨地夸赞他们,总说,“他们真是比自家人还好”。   常问情为何物,义为何物,孝为何物,两个母亲的忘年交用二三十年的行动作了深动诠释。   孔子一次出行,听见路边有人哭泣,下车询问,原来是一个叫皋鱼的人,他告诉孔子说,他一生有三个过失,其中一个过失就是在外多年没能好好照顾父母,等回到家中老人已不在了,追悔莫及,说完竟悲痛死去。这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比尔盖茨一次在飞机上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比尔盖茨答:“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俗话又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之惠当终身相还。”细思量,深切感悟这些话的真谛所在。   我为老母亲的两个忘年交的纯真情谊和孝敬之心一直深深感动,去年的最后一天他们参加了我母亲的追思会。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母亲93岁离去,两个忘年交,一个刚退休,一个还在工作,他俩仍热衷于越剧业事,我时常想到他们,于是也想到母亲;倘若她有知,也一定牵记着他们。   做人,做人,当做有情之人。  

------分隔线----------------------------
推荐内容